•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连钢创新团队” 故事选登 ②

    日期:2020-04-20


       模块化的电池组是AGV(自动导引车)动力系统的核心,而张连钢带领的自动化码头团队,将这个模块化的电池组做到了业界最优。说起AGV电池,中间还有段自动化团队与外国厂家“较劲”的故事。

       AGV上使用钛锂电池,这在世界范围内属首例。一开始,外国的设备制造商很“嚣张”,声称不采用他们的铅酸电池方案,中国的自动化码头绝对不可能成功!

       “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张连钢在电池选用上与外国厂家较上了劲。为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张连钢决定自主创新、联合攻关,颠覆传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那段时间,他逐一走访模组代工厂家,努力说服厂家一同合作,测试全新的电池模组。回到公司他拿出一套早期自己研究的动力电池系统模型,逐项研究,探索新方法。高性能的电池模组涵盖电化学、电气、流体等多种学科,只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再进一步创新,才能够将自动导引车上数千块电池整合到一起。在他的带动下,团队里的成员明确了研究方向,王伟着重研究不同种类电池的特性,逐步确定了电芯的选用思路;唐立辉主要开发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探讨的程序版本就达到数十个,优化的检测逻辑更是数不胜数。张连钢的创新团队从对自动导引车完全陌生,到逐渐熟悉其中的原理构造,逐渐形成了一台成熟可靠的产品“框架”。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电池模组正式投产,张连钢也进入新的忙碌之中。一把游标卡尺、一把拐尺、一把塞尺成为他每天必备的“三件套”。为了保证电池模组的装配质量,他每天走进装配现场,仔细查看电池的装配情况。

       在电池制造的近3个月时间里,张连钢和他的团队共提出设计修改内容154项,涵盖了从电池设计、工艺到装配、测试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检验中,电池系统长期运行后最大温差仅为0.5℃,优异的电池管理系统极大保障了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和稳定性,完全达到了可与特斯拉电动车媲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应用了“连钢创新团队”这项技术,中国的自动导引车比国外制造的同类产品减重10吨,电池寿命达到10年以上,且在作业效率上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