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连钢创新团队”故事选登 ③

    日期:2020-04-27


       如何让一滴水不被蒸发掉?答案是把它放进大海里。这是一个体现中国哲学的回答。与西方崇尚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不同,自动化码头在成立之初就强调团队力量。张连钢一直跟团队成员讲,技术讨论可以是百家争鸣,敢于质疑,勇于提问,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工作要协调配合,做到优势互补、兼容并蓄,发挥出整体的力量。

       2013年,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成立之初在青岛办公。李波清楚记得,当时他们5名家住黄岛的同事一起拼车上班。在上班的路上,负责IT、设备、业务流程等不同领域的几个人从各自领域各抒己见,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是这个过程“以理服人”,争论是为了将思路打开,方向搞清。“高性能双活数据中心”“集装箱码头模拟仿真集成平台……”一大批创新的金点子在碰撞讨论中产生,更给团队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项目进入磨合期和测试期,一系列 “连锁反应”爆发出来。为解决初期的“不适应症”,团队迅速兵分多路:李永翠带领TOS、ECS、TMS主管进行系统攻坚,重点对系统架构、系统算法、接口问题进行攻坚,发现问题24小时上线解决;陈强、刘耀辉结合当下互联网开发模式提出基于系统版本的快速更迭方法,加快系统的研发,半年完成设备控制系统30多个版本上线,码头管理系统20多个版本上线。

       硬件组兵分多路,各守一方,徐永宁盯靠数据机房,张显杰盯靠OCR闸口,刘军盯靠安防现场。一周完成数据机房的迁移,并做到调试无中断,业务运行无感知。仅三个月完成多道式闸口的安装和调试,保障了自动化码头正常的建设和系统调试进度。“工业网多态互联技术”“多站式OCR快速识别”“智能安防”,一个个项目难点都被攻克,一个个创新成果在此产生。

       当思想的火花碰撞在一起,就点燃了梦想的火把;当初心与使命汇集到一起,就凝聚起新时代“振超精神”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