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日期:2020-07-17
自动化码头一期正式投产运行后,一直高效运行,多次创造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直至今日仍保持着桥吊单机效率世界最高纪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随着国外媒体对自动化码头的报道,众多国外同行争相提出要来学习考察。其实,部分西方专家对自动化码头的效率一直抱着怀疑态度,总觉得中国人的数据里肯定有水分。李波清楚地记得,2017年自动化码头商业运行后不久,鹿特丹世界门户码头的考察团来到自动化码头。参观完控制室之后,考察团提出要到码头现场看看,还要拍照、录像,其实就是想检验自动化码头的成色。“给他们拍,让他们看!”李波向张连钢汇报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考察团兵分三组,每个组都有3个人,一人录像,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看就是有备而来。从AGV运行到陆侧轨道吊作业,再到桥吊,专家们边录像边交流。李波知道老外也会说“amazing”、“great”之类的客套话,但这次,他清楚记得,看AGV运行时出现最多的词是“smooth”,流畅;对于桥吊装卸箱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gentle”,轻柔。行云流水般的作业彻底征服曾经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看似平淡的两个评价,才是内行对于自动化码头领域的最高评价。整整一上午,考察团看了三个小时,拍了三个小时。在回去的路上,带队组长跟李波说:“李,我们记录下了作业全过程,你们的效率是真实的,unbelievable!”后来,供职于美国公司的中国人RICHARD LI告诉李波,老外不是不信,是打心眼里不愿意相信。
在此后的作业中,李波经常在码头前沿看到外国船员三五成群的站在船舶舵楼上,拿着相机对着码头拍照、录像。他用手机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张连钢,配上了一句话“西洋人来看中国景”。曾几何时,码头建设之初张连钢带领项目组成员到国外考察时对方连车都不让下,拍照更无可能。而如今,三年面壁,一朝惊艳,自动化码头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