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

    日期:2020-08-13


    一、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

     

       

                    许振超                     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                         

       许振超,1974年7月入港,现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2013年10月至2018年4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2018年4月担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曾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二、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

      (一)成果一:轮胎吊自动插拔

     

     

      1.发明人:许振超、王天杰、张怀成、白志明、刘进

      2.发明时间:2018年10月

      3.成果简介:在实施轮胎吊“油改电”的基础上,许振超带领团队针对转场和插拔取电过程进行专题研究。“油改电”后的轮胎吊依靠滑触线供电,而在转场时就需要依赖发电车供电,并通过人工完成轮胎吊的拔插电。原先,每部转场轮胎吊需要安排3人操作,不仅存在人机交叉配合、浪费人力的弊端,而且效率不高。经过许振超及团队近一年的电池转场、自动插拔等项目攻关,成功实施了轮胎吊的电池转场、自动插拔改造。改造后的轮胎吊由原来平均15分钟转场,缩减到7分钟。不仅省掉了人力操作环节,实现了人机分离,同时解决了恶劣天气不能进行插拔电作业的局限性,实现了此项作业的全时段、全气候,为场区作业顺畅提供了可靠的机械保障,大大提高了对外服务水平。

      (二)成果二:桥吊远程控制、半自动化操作改造

     

     

      1.发明人:许振超、赵晓明、朱成全、苏强、刘进、邱谋杰

      2.发明时间:2019年5月

      3.成果简介:在传统的桥吊操作流程中,司机在驾驶室内需要弯腰注视着五六十米以下的箱货进行操作,这对司机视力、体力都是极高的挑战。许振超带领攻关团队在全球传统集装箱码头中为两台双起升桥吊首创引进了自动化应用技术,创新船型扫描应用范围,引入船舶移动动态监控等手段,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双起升岸桥的远程半自动操作,让司机离开传统的高空驾驶室,在现场控制室即可实施远控操作,有效降低了司机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实现了传统码头与自动化码头的创新融合,为传统码头向半自动、自动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成功经验。